足迹
抗日之我穿越成我大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章 回龙场之战(第1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渡过贡水后,安大争他们的机动大队仅剩下52人。

接下来一个多月,他们凭借人数少,作战灵活的优势,连续突破了敌人数道封锁线,终于赶上了主力部队。

主力部队由于连续作战,早已疲惫不堪,但是目前还没有完全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

为了给队伍赢得休整机会,最终决定跨过乌江,去国民党实力薄弱的贵州开创苏区根据地。

而如果要进入贵州,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阻碍就是乌江天险。

乌江又称黔江,是贵州省最大的主要河流。水流湍急,号称鹅毛不浮。

安大争他们带人赶到之时,负责渡江的红一师一团团长杨得志正在为如何渡江发愁。

他带领一团的战士们已经沿着江边连续搜索了一天一夜,连一条小船都没有找到。

而且当地的老百姓还告诉他们,附近根本没有桥。

唯一过河的方法,就是在两岸山崖上的一道铁索。

他们都是借助这道铁索划过乌江。而这道铁索目前还被国军给砍断了。

安大争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带人找上了杨团长。告知了他们强度贡水时的经验和方法。

尤其是用竹子扎竹筏,比普通木头的木筏要轻的多。而且更加方便!

杨团长立刻带人开始制作竹筏开始尝试。果然可以在乌江天险上使用。接下来,机动大队和一团战士们兵合一处,在一天之内造了六七十条竹筏。

并且用绳子把竹筏们串联起来,可以做成一条简易的浮桥。供部队过河使用。

但是目前乌江对面回龙场滩头阵地有敌人的重兵把守,必须占领回龙场才能让大部队安全渡河。否则会对渡江主力造成巨大威胁。

一月4日,红一师决定一一团两个连加有渡过贡水经验的机动大队开始抢渡乌江。

天公不作美,今天早上开始,大雨就没有停过。

汹涌的江水里好像有一条疯狂的恶龙在搅动,不断的拍击着岸边的石头。

战士们在每一条竹筏的一头都固定好一挺机枪,负责火力压制。每天船上十二名战士,而在乌江的这边,寻找有利地形,架设掷弹筒和迫击炮。

整个一师仅有的四挺重机枪全部调了过来布置在回龙场对岸阵地。

最终在一声号令之下,安大争带领机动大队第一个跳上竹筏,在枪林弹雨中向着回龙场滩头阵地发起冲锋。

然而,安大争依旧小看了乌江天险的危机。

竹筏下水后,被翻滚的江水裹着上下起伏,以往弹无虚发的战士们根本难以瞄准对岸的敌人。

只能勉强做到把子弹射向敌人阵地,至于能不能打中,那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而敌人借助地理优势,疯狂的用机枪扫射,炮弹轰炸。

他们身后的重机枪也只能是勉强保持跟对方对射,至于压制住对方火力,实在是有些有心无力。

安大争看着一个个战士们被敌人打中倒下,或者竹筏被打散后掉进深不见底的黝黑冰凉江水中。

他顾不得危险,整个人半跪在不断上下起伏的竹筏上。

用狙击手开始朝着对面阵地的敌人点名。

饶是以他精通级别的狙击技术,也只能保证两到三枪才能打中一个敌人。

因此,他只能照准一挺重机枪来打,尽量压制火力。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biqugex.ne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